第911章
齊雍颔首:“派人先盯着左康華,不要打草驚蛇......香河那邊的動作再大一點,看看顯國公會不會露出狐狸尾巴,戶部那邊,”他看向了張修遠,“張緻甯被看管在家中,甘州糧草案,是你立功的好機會。”
張修遠在戶部處境不太好,皇上破格晉升他時,朝中便有不少人不滿,但因張修遠當年下放甘州大榆縣那事,是太後黨打壓張家父之故,經不起調查,那時張昌興冒死上駭,屍骨未寒,正是名聲正盛之時,如果這事鬧出來,對太後黨相當不利......
因此,太後黨沒跳出來反對。
其他大臣便是不滿,也沒反對。
張修遠點頭,他連升八級,是靠着父親死後哀榮,破格晉升,論資曆是完全比不過戶部其他官員,又因張緻甯對他十分防備,處處掣肘他,他在戶部難免要受到排擠,如果能協助大理寺辦妥甘州明糧倉丢糧案,他就能在戶部站穩根腳。
......
甘州糧倉案,鬧得朝中人心惶惶,地方官員也都受到了牽連......
與此同時,浙江那邊也時有捷報傳來。
柳老将軍帶柳家軍在浙江一帶清繳海盜,及小股倭寇,繳獲的倭船改造成了新的戰船,金銀财寶盡數押送進京,充入國庫。
到六月底,福甯一帶倭寇猖獗,柳老将軍帶兵支援福甯。
齊晟攜着文武百官,看着國庫前所未有的充盈,大笑問:“衆卿,可有什麼感想呐?”
朝中一幹清流們暢所欲言,從隆盛行一案牽連了多少官員,從官員家中查抄了多少錢财,那些官員又同地方哪些富商相勾結......
怒斥地方官商勾結,官官相護,搜刮民脂民膏,三年清知縣,十萬雪花糧,簡直不把朝廷放在眼裡......
随後一個個義憤填膺地叫嚣着,要治吏,整貪腐,甚至有都察院的老大人放言,若有人阻攔,定要效張少傅死谏。
其他官員們連嘴也不敢張了。
張昌興冒死上劾還曆曆在目,死後哀榮,羨煞了不知多少人,有了前車之鑒,文武大臣們是毫不懷疑,死谏這話不是說說而已。
前有隆盛行一案,後有甘州糧倉丢糧五萬石,牽連了地方官員無數,整饬吏治,已經是擺到了台面上,早是刻不容緩了。
齊晟達到了目的,笑眯眯地說:“都察院負責彈劾,科道負責封駁糾劾,再由朝廷委派巡按禦史,持尚方斬馬劍,到地方代天子巡狩。”
大周朝監察體制十分完善。
“都察院”為天子耳目風紀之司,凡有奸邪亂政、結黨營私、作威作福者,以及無所作為、貪婪無恥者,學術不正、鑽營仕途者,皆在彈劾之列。
為免都察院彈劾失當,又在六部設了“科道”,六科給事中屬科道言官,與都察院職責相近,卻歸屬不同,權能更則重于“封駁糾劾”,即駁正其中的錯誤、提出處理意見,然後分發各部處理。
而地方,還設有“十三道監察史”,負責監察地方官員,地方官員越不過十三道監察史。
“巡按禦史”由朝廷委派,是皇上最信任的人,持尚方斬馬劍能先斬後奏,以小制大,權利通天。
場中諸人無不背心泛涼,已經能感受到,接下來大周朝将要掀起一陣腥風皿雨。
皇上在登基二十年後,終于露出了真龍的爪牙。
不知不覺,就到了七月初七,母親也快要臨産,沈昭嬑與齊雍商量後,就搬進了臨照園,每日出入鎮北侯府照料母親。
因為快要臨産,府裡時刻都準備着,柳心瑤也有些緊張,整日裡睡不好,眼看着憔悴下來了。
“你才嫁進齊王府一個月,一直住在臨照園也不方便,不如你先回去,等我生産的時候派人通知你,反正兩家隔得也不遠,往來最多一個時辰...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