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/簡:繁體
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錦鯉養女躍農門

正文卷 第二百八十八章 對太後的抱怨

錦鯉養女躍農門 元瑛貝貝 4187 2025-03-13 14:15

  淮城沈家。

  “不是說那個小福女誰沾上誰有福氣?怎麼和傳聞中不同。”如夫人身邊最得力的蔡嬷嬷滿臉疑惑的問灑掃丫頭小喜,也就是春丫。

  “具體的奴婢也不清楚,确實,确實她身邊的人都有福運。”小喜說道。

  蔡嬷嬷皺着眉頭說道:“說來也怪,孫嬷嬷家的小子和那丫頭的三哥說了幾句話,晚上就被燈油燙了大腿根,都不知道還能不能給老孫家留個後。”

  小喜心下一驚。

  外頭的事她不清楚,隻知道孫嬷嬷的屋子着了火,孫管事的腿受了傷。

  沒想到竟然受了那麼重的傷,連子孫都不一定能保住。

  本來她今天還想給蔡嬷嬷告個假,去看看孫管事的傷。

  孫管事承諾會和如夫人讨要她做小,雖然從沈家灑掃奴婢變成沈家奴仆的妾,但即便那樣的日子也是穿金帶銀的。

  孫管事的媳婦生不出兒子,孫管事承諾她進門有了兒子就讓她做大。

  從蔡嬷嬷嘴裡得知孫管事傷了根,小喜隻覺心中酸澀。

  “難不成這運氣還是分人的?誰對她好誰就有好運,誰給她作對誰就有黴運?”蔡嬷嬷喃喃自語。

  小喜低下頭,嗫嚅着道:“奴婢,奴婢不清楚。”

  小喜憶起,自家親爹和神樹村尤麻子合謀想吞了打虎的銀子,把老虎故意朝白家打虎的男人身邊引,結果自己爹被咬死,尤麻子如今被流放。

  還有那寺廟裡的安秀才,刀疤臉,瘦猴臉,凡是和她作對的,一個個都沒有落得好下場。

  小喜心下打了個寒顫。

  她在廟裡時,給安秀才出主義對付過小福圓。

  小喜不禁為自己以後的命運感到擔憂。

  京城,鎮國公府。

  “太後怎麼說?”鎮國公府老夫人大李氏躺在榻上,幾個貌美婢女在給她捏腿錘肩,老夫人從得知侄女的皇商身份被剝奪那刻起,心下就不得勁。

  “侯爺說為了這點子事犯不着再次去求太後老人家。”鎮國公夫人小李氏小心翼翼地回到。

  “哼,隻怕求了也沒用。”大李氏鼻子裡冷哼一聲。

  “姑母.”小李氏無奈的喊了一聲。

  鎮國公老夫人和鎮國公夫人不僅都是李家女,還是姑侄倆,親上加親做了婆媳。

  “婉兒當初做了沈家妾已經讓家族蒙羞,現今掌家不老老實實當那皇商,卻縱的下人占地搶奪民女,還和淮城知府勾結在一起。一個商家,參合官場是大忌。要不是有侯爺在前頭頂着,隻怕連家都被抄了。”小李氏說道。

  大李氏眯着眼睛,心下頗為生氣,說道:“你懂什麼?她給家族蒙羞?她要不是為了家族,也犯不上去當沈家妾。要不是當初家裡出事,康王妃少不得就是她的。”

  提及此,小李氏不敢出聲。

  “我知道太後為何不幫婉兒。太後老人家心裡總把當年甄家被滅算到咱們頭上,卻也不想想要沒有侯爺,咱們甄家又怎麼會被恢複鎮國公的名頭。我就不明白了,同樣的嫡親哥哥,她咋就惦記着二房,二房都死絕了還惦記着。咱家侯爺現今是她正經娘家,她倒是一點情面都不給,侯爺求她點事比登天還難。”大李氏忍不住排揎起太後。

  “一樣的皇親國戚,咱們除了占着鎮國公府的名頭,還能得了啥好處?上次你妹子想把外頭賤婦生的丫頭弄來給康王聯姻,那丫頭倒是個烈的不肯,不知誰在太後耳旁提了一句,她倒是派個嬷嬷去你妹子那裡當衆訓斥一通。我看了,凡是和咱們甄家有關的事,太後都不喜。”

  屋子裡靜的一根針都能聽到。

  這種當衆吐槽太後的話,小李氏卻不敢接。

  “這次卻也是婉兒做的太過了。”小李氏隻能這樣說。

  “過,什麼叫過?下人的事倒是拿婉兒開刀。我怎麼聽說還有個罪名叫欺壓鄉主蔑視皇權?”大李氏說道。

  “确實是,說是婉兒妹妹想給甯兒聘一個什麼福女的,剛好這個福女是皇上欽賜的鄉主。”小李氏原原本本的說道。

  “這也不算啥。一個鄉主而已,都是虛名。我看了,保不齊就是朝中有那等嫉妒的人,不滿沈家皇商的身份趁機撸奪罷了。”

  大李氏恨恨地說道,這些年她因為沈家得了多少銀子,想想以後到手的銀子灰飛煙滅怎能不心疼。

  “朝中不就是跟着太後行事,太後不待見咱們家,那起子小人可不是連和咱們沾邊的人和事都恨不得拔掉。太後不是惦記着死絕了的二房呢,有本事别認咱們鎮國公府為娘家。”大李氏話題一轉又回到對太後不滿的宣洩上。

  這樣的話大李氏不是第一次說了,小李氏實在聽不下去,說道:“姑母,咱們聽太後娘娘的話,當個富貴閑人不是挺好的嗎?”

  小李氏不明白婆婆對太後竟然有如此怨言,這要是傳出去鎮國公府怎麼立足。

  就算太後她老人家不計較,将來太後不在了,皇帝保不齊會治鎮國公一個大不敬之罪。

  “你懂什麼?你家侯爺可也是當年的榜眼,他甘心當個富貴閑人?你也不看看人家皇後的父兄,再對比咱家。”大李氏冷笑一聲。

  小李氏張了張嘴,幹脆閉口不言。

  大李氏抱怨一回,閉上雙眼沉思。

  因為自家侄女被褫奪皇商,她不由的想起另一個侄女--當年甄家二房唯一的女兒,雖然不是内侄女,但到底喊她一聲伯母。

  這丫頭現在到底還在不在人世?

  當年甄家遭難,她和兒子不甘心就此淪落,僞造了甄家謀反的信件去給康王投誠。由于她男人早死,甄家的爵位由二房承襲,所以二房率先在那場災難中被牽連。

  她一向恨二房妯娌,帶着報仇的快感授意兒子将二房唯一的女兒賣到揚州煙花地。

  想到此,大李氏心口發緊。

  當年她和兒子做的很隐蔽,加上原先甄家的人死的死散的散,應該沒有人知道。

  誰能想到甄家去和親的小姑子,失蹤後竟然嫁給璟王,更是陪同璟王登得大寶做了皇後,又做了太後。

  太後當初進京後第一件事便是召見她追問二房侄女的下落。

  她謊稱二房侄女死了,太後哭了一場從此絕口不提。

  大李氏忽然意識到,是不是太後早已經發現了什麼端倪。

  (本章完)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